图为重钢的生产线。重钢供图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司法重整渡“生死关” 重钢改革迎来“新生”
中新网重庆1月20日电 (记者 刘贤)2011年至2016年平均年亏损近40亿元,至2016年底实际负债总额达417亿元,重钢集团下属最核心的控股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曾面临“生死关”。如何渡过难关迎来新生?记者近日从重钢集团获悉其充满挑战的改革之路。
重庆钢铁分别于1997年、2007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股本44亿股,其中A股39亿股,H股5亿股。重钢集团持有股票占总股本的47%。2017年8月1日停牌时A股股价2.15元/股。
重庆钢铁曾在业内举足轻重,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0年后,受资源、环境、结构、规模等因素综合制约,开始发展缓慢,在全国钢铁行业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2006年底,为改善重庆主城区环境质量,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更为重庆钢铁克服自身弱势、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重庆市当年工业投资“一号工程”的重钢环保搬迁工程启动。
但事与愿违,重庆钢铁搬迁工程完成之日,正是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之时,产品售价“跌跌不休”。加上搬迁后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以及财务费用高企、自身管理有差距等因素影响,重庆钢铁生产经营一直举步维艰。
2011年至2016年,重庆钢铁实际经营亏损238亿元,平均年亏损近40亿元。司法重整后经重庆钢铁管理人清理核对,实际负债总额417亿元,按清算价值法资产评估价值仅为186亿元(不含融资租赁资产),严重资不抵债。此外,重庆钢铁还有产品结构、工艺流程严重错配,形成巨额低效无效资产;折旧和财务成本高企;管理成本高、劳动效率低等问题,面临严峻的退市风险。
资产重组达不到监管要求被迫终止、债务重组等路径不通,致使最终选择司法重整的路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司法重整具有多种优势。其最为重要的核心要义就是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和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实施债转股。此举一方面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股本和经营业务进行合理调整,彻底化解公司面临的债务危机和经营危机,以债务重组收益实现盈利,保住重庆钢铁上市公司地位;另一方面,引进了先进管理团队,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在推动重庆钢铁涅槃重生和重钢集团解难脱困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债权人、出资人、股东、职工相关各方利益。
司法重整工作从2017年年初开始积极谋划并推进。2017年7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庆钢铁重整一案,管理人依法接管重庆钢铁。12月29日,重庆市一中院裁定重庆钢铁重整计划执行完毕。重庆钢铁A股股票已于2018年1月3日复牌,并连续4天涨停。至此,重庆钢铁司法重整顺利完成,取得成功。
“重生”后的重庆钢铁以“满产、满销、低成本”作为核心战略目标,对产品结构、产线配置、工艺流程进行优化,纠正与优势市场的错配,弥补竞争力的差距。
据悉,重庆钢铁钢铁业务的再造和重整,按照“近期止血”“中期造血”“远期升级”的路径分阶段稳步实施。其中近期阶段即重整完成后第一年(2018年),重庆钢铁将形成575万吨/年的粗钢产能,钢材产量510万吨/年,销售钢坯47万吨/年。
在近日举行的重钢集团职工代表大会上,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卫信心坚定地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将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笃行致远的行动,努力开创重钢集团改革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重钢集团高质量发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最新动态